浅议当前村级财务管理调研报告
日期:2015-07-02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四川省大竹县双拱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王善富
字体:
打印
农村财务问题涉及千万农民的经济利益,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为搞好农村财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目前农村财务问题还比较多,如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村级债务累累等等,农民群众还不满意。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本次县审计农村财务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后,认为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支出手续不完善。2012年以来,虽然我镇推行“村财镇管”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村委会报帐员不能很好地坚持原则,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主要表现为:
一是存在不少“三无”原始凭证。即无正规发票或无明确费用开支用途、无经手人签字、无负责人批示(或无财务监督小组审核),会计将其擅自入账。
二是付款对象不清晰。有些费用如误工资、退耕补助、力资费支出时,领款人没有写清详细地址,还有用按指印的方式代替单据上签字盖章,一旦出现问题,给调查核实带来很多困难。
三是三联式收据入账普遍。大多数村级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多以三联式收据入账。
(二)支出费用无标准。不少村委会基本上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有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也是形同虚设,支出多少、如何支出基本上都由村支书或主任说了算,缺乏对村主要领导的有效监督。主要表现为:
一是专项支出漏洞较大。有的村对专项投资的工程项目既无计划又无预决算,也不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或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完全由村个别领导决定,花多少算多少;且把大量不合理开支列入工程项目费用,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是非生产性开支比例大。虽然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要杜绝村级招待费,但是,绝大多数的村级管理经费多用于招待费用支出,普遍形成一种检查吃、开会吃、出差吃、有事无事几个干部聚会也吃的不良风气,而且电话费、手机费、其他杂项等开支无标准,造成极大的浪费。例如我们在检查2011年村级财务时发现,最多的村一年招待费在2.45万元,最低的村一年招待费也有0.8万元。一个并不富裕的村,一年招待费为2.45万元,支出数额惊人,说明村级经济管理中胡支乱花挥霍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三)收入入账无监督。树级基本没有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对应收款也未制定有效措施加以催收,从而给白条子抵库、贪污、挪用公款提供温床,主要表现为:
一是收入入账不及时。部分村报账员做不到日清月结,常存在用专款、坐收坐支、白条子抵库等违纪行为。
二是大多数村委会对上级下拨的各种实物都不会入账,更不会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长期以来,缺乏对财产物资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三是有的树级应收账款存在有增无减、有借无还的趋势。经调查发现,村级应收账款主要是村集体给农户代垫的农业税、民工建勤、水费等上级部门要求各村代收的有关费用。由于村委会为少数“钉子”户垫付了一些赞用,这极大地影响其他群众缴费的积极性,使以后的收费越来越困难,从而出现村垫付金额越来越多,村级应收账款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致使不少村干部任职多年,不仅一分钱工资拿不到,反而从家里拿出不少钱来垫付各种税费任务,最终出现材委会违规扣取村民粮补资金及退耕补助来抵扣村民老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是会计队伍不稳定。近年来,由于换届等原因,我镇部分村委报账员变更频率较快,会计队伍极不稳定,村会计离岗不办移交手续的问题在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村会计离岗不办移交,导致农村经济管理隐藏着不堪设想的后露:一是影响会计核算连续运作;二是造成资金断流,资产管理混乱;三是账面数字反映债务不实;蹬是孕育贪污行为;五是经济责任不明。另外据调查发现,由于原会计末办移交,新会计只好重新设账记载,使得末办移交的资产得不到承上启下的应用和管理,造成了村集体资产严重流失浪费和沉淀;同时,由于移交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引起群众猜疑、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例如云林庵村由于原村会计将一笔利森水泥厂征地补偿款一直未入账,镇村财代理中心也因此一直未对该村的财务进行统管,引发群众为此问题多次上访。
(五)财会人员素质较差。当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所以现有的农村财会人员年龄基本在50周岁以上,小学文化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加上没有接受正规的会计培训或培训时间少,不少村会计根本不会按制度要求设置会计账,有的甚至因不懂业务,干脆不记账,把五花八门的票据用报纸封包,成为“包包账”。因此,无法做到准确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尽到一个会计审核、监督、管理的职能,更无法有力地与贪污、挪用公款、重复报销等行为作斗争。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综合素质不强,特别是财经纪律、法制观念淡薄;二是财经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三是村财务公开不透明,公开时效性不强,群众不知所以然:四是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村财代理中心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不到位,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检查也只是走过场,不能保证村级财务的公正、公开、透明。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除改革传统的村级财务管理外,还要采取标本兼治、以防为主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村财乡(镇)管理的各项制度,搞好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加快完善村财乡(镇)管理的各项制度,在坚持集体资产所有权、集体资金使用权、村级财务审批权、村级民主理财、监督的途径和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各村财务实行“统一制度、集中审核、乡镇领导复核、集中记账”。同时,乡镇一级应抓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真正发挥民主管理职能,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程度。
(二)尽快推行民主评议和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为了使村级财务尽快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村级要在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年度民主评议和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村干部对一年来的工作、事务活动向村民代表进行总结汇报,村民代表根据村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进行民主评议,乡(镇)政府再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发放村干部工资与奖金。同时,村财代理中心和纪检部门要重点建立农户家访制度,通过家访详细了解各村在财务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处理。
(三)加快会计用人制度改革,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素质。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因此,一是要积极推行会计聘任制度。由乡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取,将年轻、文化高、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农村会计岗位上,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低的现状。村级会计人员如需调换必须经村财代理中心同意而且会计账的移交也必须由镇村财代理中心会同村主要负责人一起监交,并以书面形式写好移交报告。二是村财代理中心应当主动承担培训农村会计的职责。不仅每年要组织好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特别是新会计的上岗培训,没有培训不得上岗,而且要利用会计例会和每年的年终审核等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使广大农村会计学法、懂法、守法。
(四)加强法制宣传和审核监督,确保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组织村两委班子认真学习新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使其明白要对村内部的会计行为承担主要责任,从而使村领导与会计人员的工作目标保持一致,缓解以往存在的矛盾,以利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同时,村财代理中心要加大审计力度,确保每年在农村财务普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村财代理中心还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横向联系,使执纪执法部门成为村级财务工作管理的强劲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