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若干问题
日期:2015-11-02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黑龙江省巴彦县红光乡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徐大昌
字体:
打印
农村集体组织经济问题与百姓息息相关,已引起各部门的广泛关注。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红光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财务审计管理工作,定期执行村级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成常态化,为还百姓一片洁净的天空,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应常抓不懈,为使党员干部能拒腐防变,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应警钟长鸣。
一、铁腕执法,全面拓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新局面。
为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红光乡党委印发了“关于对村屯党员干部实行经济责任任期审计的通知”(红发[2014]5号),成立了农村财务审计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长高峰担任,副组长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树和、分管农村财务的副乡长毕革民同志担任,成员有财政所长刘仁增、农经中心副主任徐大昌、农经中心干部郭威、胡忠涛、孙飞。
红光乡农村财务审计组,自2015年4月2日至2015年6月30日,对红光乡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的村干部任期内的财务账簿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以农村审计组的名义向红光乡党委作出了红财审[2015]1—8号审计结果的报告。我乡农村财务管理虽然实行了村财乡代管的体制,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审计我们发现了以下违纪行为:
1、某村2012年已收未入帐的资金58000元;某村2013年虚报冒领款27810元;某村2013年私设小金库42000元,重报支出5000元。针对审计出的问题由审计组负责监督,当事人应于2015年6月15日前把违纪资金退还给村委会。
2、某村挪用2012年粮食直补款5400元、残疾人减免款6740元。审计组责成村两委于2015年6月15日前将款项兑现到农户手中。
3、某村2012年超标准发放工资金额45700元、差旅费用18060元、通讯费用8720元,需清退款项,由当事人于2015年6月15日前全部退回,并记入村委会相关帐目;
4、村级普遍存在合同档案资料保管不完整、不规范的现象,为加强文书档案保管工作,完善各种合同、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财务档案案卷,为以后有据可查奠定基础,所有村级档案都统一进行一次清理归卷工作。
5、针对村集体经济财务公开不够到位的实际情况,审计组加强对村级财务公开的力度,责成村级财务必须每季度向村民公示一次,公示材料存档保管,公示影像记录报乡审计组备案。
6、为落实责任,审计组要求村委会,对财务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行为作出整改承诺,并将落实结果,于2015年7月1日前,向乡党委政府作出书面报告。
二、惩防并举,强化审计工作促进农村财务日趋完善。
农村财务管理是考验村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面镜子,农村财务审计是促使农村财务管理日趋完善的重要工具,为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能够清正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常给他们打一打预防针。鉴于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现谈一下粗浅看法。
1、强化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揭示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村级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金、铺张浪费现象举不胜举;帐外设账和坐收坐支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如果放任自流,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促进农村干部依法办事,廉洁自律。
2、强化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助推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
目前,仍有一些村组的帐务、政务没有公开,或者是公开的内容和帐内或实际情况反映的内容不符。因此,有必要在农村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对村财务实施审计、检查,将经过审核的内容向村民及时准确地公开。这样有利于村民了解村级财务的收支变动状况,拉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也还基层党员干部一个清白。
3、强化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村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尤其电算化业务知识比较贫乏,大部分农村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学习或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可以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以审计工作促进他们按照现代化会计制度要求,完善会计科目、报表、凭证,确保帐目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同时需要加强村级财会人员道德修养教育,严格执行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导向。
4、强化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提高农村集体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积累了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资金。但是,农村集体资金在使用中却存在着诸多令人堪忧的现象。鉴于此种局面,应建立健全资产、资源台账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的监管办法,重大资金、资源、资产的处置工作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执行的制度,强化审计监管措施,确保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三、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乡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工作中,虽然摸索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容乐观。
(一)、是审计权限不强,调查取证难度大,落实处理力度不够;农经部门地位低,权力有限,应充分利用与纪检,监察等权威部门建立起来的业务工作关系,积极主动地配合查处案件,调解纠纷,尽职尽责地完成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交办的各项审计任务。
(二)、是审计环境较差,审计办案经费难以保障,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从而难以保证审计质量。应尽快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有法可依,强化审计职能,维护集体农民经济利益已势在必行。
(三)是审计人员素质低,建立健全审计体系,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农村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未能够在审计工作中游刃有余必须精通法律、财会、电脑、文案等业务内容。
(四)、是审计力度不够到位,随着审计工作的逐步扩展,要把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权威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灵魂来抓。要求审计人员做到“四不”至关重要,即:审计账据不留空隙;核查流程不遗余力;定罚定罪不徇私情;处理问题不留情面。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度,树立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是审计范围过窄,需要不断拓展审计空间,逐步加大审计范围。审计内容由原来的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和集体财务审计应拓展到村干部离任审计、财务公开审计、群众检举审计、重点财务审计等项内容。做到日常业务定期审、班子调整专项审、群众举报及时审、重点问题经常审。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深入人心,与时俱进,常抓不懈。
(六)、是审计没有突出重点,在审计中,必须始终抓住审计工作的重点,做到“五审,五查”,一审资产、资源,查账、物是否相符;二审现金存款,查账款是否一致;三审各项收支,查是否真实合法;四审费用上交,查合同是否兑现;五审各项往来,查债权债务是否入账。在审计程序上,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执行,重点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把握政策界限准确化。对审计出的问题,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有关政策、规定准确处理。二是把握审计资料规范化,对每个被审单位,坚持有审计通知书,有工作底稿、有原始资料复印件,有证言证词,有审计报告。基本做到资料齐全,归档及时。
(七)、是审计缺乏经验总结,在审计实践过程中,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加以记录,努力促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巩固审计成果。在审计方法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四合”,一是专业审计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将财务公开是否落实纳入审计内容。二是审计监督与常规审查相结合,乡农经中心执行村会计集体办公制度,可以在记账时审计村级财务收支账目,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三是县审与乡、村自查自纠相结合。形成联动机制不断巩固提高。四是审计监督与业务辅导相结合,审计中坚持处罚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及时督导被审计单位纠正错账、理顺问题、健全制度。
综上所诉,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经济审计重要性只是第一步,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完整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规范化,推进村务公开常态化,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齐抓共管,开拓创新。为农村经济保驾护航而不懈进取,让我们争取在有生之年为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做出更大贡献而努力奋斗吧。
作者姓名:徐大昌、性别:男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红光乡丰农村。出生1972年8月28日学历:大专、职称:经济师、执业证书:注册会计师。工作单位:巴彦县红光乡人民政府联系电话;15146799880,邮寄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红光乡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