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张万平同志在全市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2012-06-02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 张万平  
字体: 打印

同志们:
  我们今天这个会既是农机合作社建设推进会,事实上也是一次培训会,我不知道大家听仁发合作社的经验介绍、忠林主任讲话,有什么感触。我觉得对我们农机战线同志应该是一个牵动,我们不仅聆听了合作社建设最好典范给我们上的一堂生动的农机合作社大课,也洗耳聆听了我们省农业战线中最高领导--忠林主任讲话。忠林主任不仅是我们黑龙江省农委,事实上也是我们黑龙江现代农业的专家,更是农机合作社的专家。因为合作社有机会和忠林主任接触多一点,每一次都能面对面听忠林主任的讲话指示。应当说,今天我们参会的300多同志,县长、局长、理事长等,听了忠林主任的讲话,我们应当知道哈尔滨市农机合作社应该怎么抓,应该怎么搞。在当前一个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把大家请来,召开这么一个规模、层次的会议,应当说,是哈尔滨农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近几年,哈尔滨市农业战线少有的,包括我们一年一度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我们也没有把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党组书记召集到一起,这次会我们是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召开,应当说是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把县长、相关区长、乡镇党委书记这么多人召集来有两个原因: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在发展建设过程当中,刚才忠林主任讲的这些问题,应当说都是我们哈尔滨市存在的,哈尔滨市农机合作社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规范,及时的纠正,哈尔滨市的农业机械化以及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农业机械化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设恐怕就要出问题,这是一个直接的原因。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就是目前哈尔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到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应当说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从体制和机制上把它及时解决,恐怕也要影响哈尔滨现代农业进步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上次在宾县,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林铎书记说到哈尔滨农业问题说了三句话:一个就是哈尔滨农业集约程度不高;第二是机械化水平不高;第三是组织化程度不高。事实上集约化程度不高也好,机械化水平不高也好,很大程度是我们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的,我觉得当今合作社建设,刚才忠林主任讲不仅局限在农机合作上,是在整个当前合作社的建设过程中,合作社是组织化的最好的一个载体平台。当今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又是合作社组织,合作社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在所有的合作社建设中,农机合作社建设是最复杂的。如果我们不把农机合作社建好,我们目前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恐怕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所以,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把我们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和要组建的两个合作社理事长,包括我们相关的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县农委主任、农机局长,主管县长,大县长请来,大家共同的来研究和探讨哈尔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特别是面对面的向我们省级标杆仁发合作社李凤玉同志讨教,向他们学习。我想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一个机会,回去之后认认真真地研究仁发合作社的经验,认认真真地学习忠林同志这个讲话。不仅是县里、乡里、村里包括哈尔滨市本身都要学习,然后就我们哈尔滨市农机合作社的建设问题认真研究。刚才凤玉理事长经验介绍讲了7个方面重要做法,5个方面经验,我觉得很适合哈尔滨市的情况,这些经验做法当中,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两点,实际上他这三年走的也是从小到大,才发展到今天的这样程度。他们的合作社是2009年组建的,根本没有盈余,2010年达到十几万,但就一年时间,学了《合作社法》之后,一年时间就盈利1300万,今年可能要达到2600万,一年是100倍,今年是翻一番。这里我觉得,凤玉理事长说的最基本的就是两条:一条是让农民带地入社,给农民保底价,把合作社的利润按土地入股数量分配;第二个是实行二次分配,特别是把国家投入的,按照入社的社员分一下。我觉得这两条是仁发的7个做法,5个方面经验的概括,是两条具体的、基本的经验或者说仁发经验的精髓。从仁发经验看,短期内合作社可能要把利润让出来,把土地产生的效益和合作社本身捆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农民和合作社都有效益,都赚钱。从长远看,国家投资产生的利润,再次分配,让带地入社的农民尝到实惠,使农民既看到合作社富裕农民的真诚,又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同时理事长自身实际上也壮大了。李凤玉原来5个股东的时候,你是最大的股东,但是你没有劲,你今年可能发展到一千多户,似乎你的股本结构摊薄,股权摊薄,但去年你分了87万,很简单的道理,土地规模大了,效益就大了,现在虽然你的主权小了,但你的股价高了,所以你就挣钱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你去年能挣87万,今年至少翻翻,至少翻到170万到180万,几年下来,原来投资的股本就收回来了。对照仁发的经验,包括我--主管农业市长,真是都有点儿不好意思说到我们自己,我们现在有104个合作社,其中旱田农业合作社是98个,去年纯收入300多万的就1个,200多万的也只有1个,100多万的3个,加起来就那么5个。经营亏损的去年9个,前年全省亏损16个,我们占13个。而且亏损最多的一年亏掉145万,我就不知道,解剖一下这个合作社,什么原因?有的合作社一年吃喝管理费就80几万,哪来那么大的消费,少也都是十几万元。亏损的面占到我们整个农机合作社的接近10%,其他八十几个盈利也仅仅是十几万到三十至五十万,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效果和仁发比起来,我们真是汗颜。那么这98个合作社当中,其中有25个根本就没有土地入股,说白了就是自己的,根本就没有入股,也根本不能称作什么合作社,这个占我们整个合作社的25.5%,这个比例是不是有点儿大?那么,造成市农机合作社目前这样一个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刚才忠林主任分析的很透彻,内部有4个原因,即“四不”:产权不明晰、分配不合理、权力不平衡、管理不规范;外部的就是“四缺”:缺指导、缺管理、缺人才、缺资金。实际上认真总结起来,大体就是这几个方面。包括我下去调查了解的时候,我觉得哈尔滨的合作社建设有七个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是各级政府指导不到位。不仅村委会、乡镇政府、包括县政府这块,政府缺位,这是最主要的。农民怎么干,镇政府怎么干,县政府怎么干。前几年,各地积极性都很高,政府投600万,县里筹集400万,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多争取几个名额,组建合作社。合作社组建以后,你再找他们,就说合作社是股份制,我们不能多管,多管了是毛病,然后束之高阁。组建合作社以后,许多人认为,机械和资金都已到位,组建之后就放任自流,现阶段合作社的发展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各级政府不作为,放任自流的结果。如果合作社所在的村镇政府及县政府能够切实担当起各自的职责,那么我们合作社发展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是土地规模不大。我们下去调研时发现,许多合作社都只有几百亩地,有些把亲戚的土地加在一起也不够千八百亩地。国家投入千万资金组建的合作社,你手里面就这千八百亩,这是严重的浪费。搞得好一点儿的是几千亩、万八千亩,一两万亩的是代耕。有的干脆就在那儿闲置,这个前提就是土地规模太小,申报时说的都挺好,设备到家了,土地问题就出来了,这种代耕方式初级阶段可以,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代耕就挣那点儿代耕费,不赚钱。没有几年,没有公共积累,机械逐年损耗、折旧,这茬设备完蛋了,合作社就倒闭了。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就是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只有规模上来了,效益才能上来。仁发的经验就是由代耕服务转向农民带万亩土地入社,效益上来了,去年盈利1300多万,今年盈利2600多万,规模上来了,自然就盈利。
  三是体制不规范。为什么今天把《合作社法》发给大家,不是我把同志们的水平看得太低,我们在座的乡镇党委书记、主管县长、农委主任、农机局长有多少人看过、学习过、掌握《合作社法》,更不用提村支书、理事长了。不学习、不掌握,你怎么知道合作社建设。所以说合作社目前出现这么多问题,我觉得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是不正常的。要想建好合作社,必须按照《合作社法》运作管理,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来完善合作社。
  四是管理粗放。个别合作社账目混乱,甚至没有账本。农委同志说,省里要求4月30日前上报2011年财务决算,到现在为止,有些合作社还没报上来,你还想不想干了?今天我要明确说,凡是这种合作社就是要收回,国家600万的资金不能在你们手里沉淀,不发挥作用。你贷了多少款,把它接过来。有些账本只记些流水账,不是财务情况的真实体现,管理跟不上是制约农机合作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五是经济效益不好。刚才这些数据,我都说过,不再重复。
  六是发展思路不清晰。缺乏一个科学整体规划,合作社建立初期,以为可以占便宜就要,要了之后,发现不太好发展,然后就是谁要给谁,谁积极性高给谁。谁积极性高给谁是对的,但需要一个科学、整体规划,哪些地方需要合作社,哪些地方需要多大规模的合作社,合作社怎么建、建在哪?比如忠林主任刚才讲到他去一个村有两个合作社,缺农业机械的合作社没有建在他那,而已建的农机合作社没有相应支撑条件,没有土地。实际上我们哈尔滨也出现这些问题,比如说呼兰许堡有个水稻合作社非常好,如果把合作社放他那,我相信会插上翅膀。如果在合作社建立规划时,将相关问题考虑全、考虑细,农民才会受益。发展时也有盲目性,到现在为止,有些区、县(市)在规划层面上存在问题,我们104个合作社,有5到6个区、县(市)至今还未建立大型的旱田农机合作社,只有小型的水田合作社。
  七是人员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的素质、合作社领导及相关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当然,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资金短缺瓶颈问题,大家普遍反映机具不匹配等问题也是客观存在。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各级政府对合作社建设和发展问题认识不高,思路不清,指导不到位造成的,为什么要把大家请来,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下一步如何加强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我想讲几点: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充分认识发展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对农机合作社建设高度重视,维峰省长6月11日利用一天的时间到哈尔滨合作社来调研,上午到双城,下午在哈尔滨召开座谈会,相关区、县(市)的领导、农业局长、农机局长、合作社理事长等参加,会上,他对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认真研究体制机制问题、搞好培训、认真还贷、解决农机具的售后服务和机具配套问题等,强调要把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来抓,作为农机工作的中心来抓。如何落实领导的要求,如何借鉴仁发经验抓推进,我们就是要通过今天这个会议,认真进行贯彻落实。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机械化。当前全国正处于大力发展农机化的重要历史机遇时期。刚才,忠林主任讲“四大”中的大机械和“八化”中的机械化,老人家当年讲“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我省抓住了这样一个机遇,农业机械化由小机械向大机械转变,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大资金、大装备投入形成的强大生产力,正在推动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大变动。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农业新型组织形式,代表着农村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毫不夸张的说,大型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党委、政府,只要抓住了农机合作社这个关键,就等于抓住了现代农业的“牛鼻子”。要通过农机合作社这个载体,促进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土地与机械化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向更深、更广发展。哈尔滨的“三农”工作,发展到现阶段,我觉得表面是生产力的问题,比如说机械化也好,土地规模小也好,实际的瓶颈是生产关系问题。我们农业发展到现在,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刚才,忠林主任讲到当年的人民公社,1952年的初级到58年的人民公社,那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当然,我们操之过急了。一家一户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那个时代,但现阶段的这种生产方式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林铎书记、希斌市长都有过重要指示和要求,秘书长我们也研究春耕结束之后,将此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合作社建设不能说是唯一的,起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载体、重要平台,这件事不仅对农机合作社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哈市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体制机制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二、抓住关键,明确任务,全力掀起我市农机合作社的达标升级
  我市合作社总体发展目标是要实现“八化”即:组织合作化、装备现代化、场库棚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作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经营企业化、效益最大化。这个我就不展开说,省里要求非常明确。总之,我们要按照这“八化”标准来规范和建设哈尔滨的农机合作社,要实现“八化”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要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合作社建设,这次会议下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家都要认真学习,特别是结合仁发经验,抓紧落实,依法规范。
  二是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这是关键,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多少是合作社是否有效益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加大力度搞突破。这项工作要以合作社为主体,政府扶持和引导,学习仁发经验就是典型引导,要重点采取扩大自主经营的土地面积的办法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县、乡、村三级都要研究办法,帮助推进:县可采用奖励、包保等方式推进;有合作社的村可采用书记、村长带头入社方式推进;合作社可采用广泛发动亲朋好友,动员入社等方式壮大发展规模,形成发展合力。在这里,我特别强调,省定的我市首批20个合作社推进任务要逐个落实,年末每个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必须达到3万亩以上,而且是带地入社和自有耕地面积,这是个硬性指标。这20个合作社文月主任你们要研究,逐级落实到每个县长,起码是主管县长、落实到农机局长、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和村长身上。
  三是加强管理,推进企业化运营。刚才仁发经验讲的很好,我们要认真学习,我不再细说。我强调一个问题,省里2010年组建337个合作社,我们占了86个,占当年全省新组建总数的四分之一多,这是省对哈尔滨的支持和偏爱。我们管理的不好,今年全省200多个,我们调剂了2个。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还贷问题,今天是21号,也就是合同规定的还息截止日期,但到昨天晚上,还有5个合作社应还未还,今天我就不指出是哪个县、哪个市,但今天下班之前必须将利息还清,不管是合作社还,还是区、县(市)垫付也罢,必须足额准时还清利息。不管合作社什么原因拿到手,不管当时那届政府情愿不情愿,换届后这届政府情愿不情愿,毕竟是政府担保了的,不管哪个县长答应签字的,代表一级政府就必须履行当时的诺言,承担担保责任,及时还款。还息结束后,下半年还本又要开始,利息多少钱,本钱比利息还要大,还不还?这是毫无疑义的,少一分都不行。合作社必须按规定时间,规定还本利息额度,及时还清本金。现在农发资金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都在台上,凡是合作社利息和本金还不上的,今后所在县的所有农发资金全部停发。现在算算账,哈尔滨一年农发资金十个亿,凡是搞好的就倾斜就支持,凡是搞不好的,要什么水利资金、抗旱资金、要什么产业化资金,门儿都没有,就这么个事儿都完不成、搞不好,怎么支持你。秘书长、农发资金小组主要领导都在这儿呢,同不同意这事儿?咱现在就这么定,从现在开始,今年农发资金现在一笔都没发呢,本来我们这周就要开会就要研究这件事儿,利息不到位不研究,没法支持你,没有诚信怎么能支持你?我昨天和相关同志说,不管怎样,先把这笔资金打过去,然后我们逐个合作社研究到底怎么办。今天合作社的理事长、同志们都在这儿,不是合作社拿到你那儿就是你的,要严格按照《合作社法》去办,经营不下去的我们就收回,你把资产整没了,司法机关就追究你的责任,不能让国家资产在你的手里白白流走了。刚才我说的诸多问题当中,还有一个问题难以启齿,就是最开始建合作社的时候有的人就没安好心,他就是想占国家便宜,想侵吞国家这个资产,这样的合作社放在你手里头,能搞好吗?那对不起,就收回。你区、县(市)能自行调剂的就自行调剂,你调剂不了的就全市进行调剂,有那么多想办的,我就不相信合作社这事儿搞不好。在你那儿不发挥作用,那对不起,这个事儿要说清,这5个合作社下班之前资金必须到位,没几个钱,就是意识问题。
  四是推动合作社建设达标升级。一是抓基础,标准升级;二是抓整改,提档升级;三抓规模,能力升级;四是抓经营,效益升级;五是抓培训,技能升级。
  三、加强领导,摆上位置,为加快合作社发展提供好服务
  大家要认识到,加快合作社发展,是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要把合作社发展摆上突出位置,纳入重要日程,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在政策导向、推进规模经营、培育典型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规范运作,增强发展能力。咋抓?刚才仁发经验介绍实际上大家都已经听明白了,刚才忠林主任刚才讲的时候讲的就更透彻了。总的我看,就按照仁发经验,忠林主任的要求,大家照这个做就肯定没有问题,包括仁发刚开始出现的那些问题,也都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他咋解决咱跟着学解决不就完事儿了吗,也就是宣传问题,算账问题,耐心细致做工作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加强领导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再强调一下落实包保责任制问题。今天为什么把合作社所在的村党支部书记和镇党委书记都请来,我主要想说这个,这个问题出现,市有责任,县有责任,但是我觉得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应当是第一责任人。县里主管也好、大县长也好,实实在在地说,你让大县长、主管县长把心思都扑到这儿那不可能,他重视了相关要求,更多的要靠主管同志,乡、镇、村级领导贯彻落实。因为我们的通知的比较晚,昨天才通知,所以有很多事儿,包括今天原来市委副书记国文同志也要参加,因为有别的事儿,到外地去了。今天有5个区、县(市)的主要领导昨天都给我打电话,都在外地,赶不回来,在家的主要区、县(市)主要领导能来,特别是道里区区长梁野,我们道里是哈尔滨市委的所在地,城市工作是他们的重点,我们今天一个合作社的推进会,大区长在这儿坐一上午,大家都知道哈尔滨的拆迁都拆到啥程度了,各区同志夜以继日,这就是领导的态度问题,重不重视的问题,领导的认识问题,是不是?刚才忠林同志讲到的敏超等同志,你说他们忙不忙,肯定都很忙,但是我轻易不会折腾我们大区长、大县长、大书记,就是因为这件事确实太重要,所以要大家来,靠我们这些大县长、大书记直接抓典型可以,但是更多工作需要我们乡、村两级党组织去落实。我不客气的说,乡镇党委政府,你还干什么?我要求很简单,一是保稳定保安全。乡镇别上访、别死人,对你这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就是大事,让你去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哈尔滨包括黑龙江搞了这么多年有几个搞成工业园区的?有,但不多。实事求是地说你就是那些事整不起来,但对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这个最基本的是你们直接应当承担的吧。国家投这么多钱,能释放这么大生产力,能带来这么大的效益,你不抓,你抓啥?今后,我下去检查,我就直接到你们乡镇,我就先找你这个乡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书记,我就先问你这合作社情况,你先给我说清楚,说不清楚,反正黑豆红豆我都没啥决策权,但我就有向你们县的建议权。你们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坚决不行!所以今天我就要求凡是有合作社的乡镇的党委,今天党委书记都来了,你回去你就是合作社的第一负责人。你就研究这个合作社,管理不善的问题,土地规模不大的问题,土地规模是我们农机合作社的关键,你现在靠合作社理事长,他整不了。现在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基本上都是屯大爷,他在那儿一横,我说他咋整。你乡镇党委书记,你不给村支部施加压力,村党支部书记能给你卖力吗。这点儿破活,我不客气说我干过,把你们请过来说,咱当年都是同一战壕战友,你把这点儿事儿给我落实好。然后,你们真有这困难、那困难、找到秘书长、找到文月主任、占河局长,需要我们支持,我们也好支持你。还有例会制度、培养典型及其他问题,忠林主任讲的非常到位,我就不再说了。我方才强调两点,一个是领导,一个是哈尔滨合作社的发展问题,无论是总量还是规模,都和我们哈尔滨市农业大市不匹配。建到现在,我们是104个,今年联邦主任给我们支持支持,无论是给我们2个也好,3个也好,106个也好107个也好,我们也知道我们自己做的不够,我们努力争取做好。我想省里支持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得有积极性,我们没有积极性,我们基础没做好,省里怎么支持我们,我们怎么往上报?今天我要跟大家说,凡是没有旱作农业合作社的区、县(市),明年必须消灭这个空白。文月你们研究一下,省农委支持一下,我想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哈尔滨市农机合作社的全覆盖,是指按农机合作社、农机保有量、土地之间比例全覆盖。我们去年粮食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全省1100亿,我们283亿,今年全省预计1200亿,我们300亿,很大程度靠我们原有土地挖潜,这是不持续的,要可持续就得投入,最大的投入就是农机化。国家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为什么不住抓住不利用?请市农委农机指导处抓紧拿出一个全市三年的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请联邦帮我们好好指导指导,把把关。按照我们现有的土地规模,逐乡镇、逐区、县(市)来研究合作社建设发展,今天跟大家打个招呼,前提是谁有积极性,我们就支持谁。我表个态,文月你们研究一下,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市里的扶持政策。今年我们紧张一点儿,涉及到这两年有些大的项目今年到了投入的时候,明年相应大项目结束以后,相应宽松点儿。我想农机合作社建设过程中,从市里面这个角度也搞点儿引导资金投入,除省里600万外、市里、县里、乡镇再给点儿支持,我想我们农机合作社会更健康向前发展。
  同志们,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建好、管好合作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干就要干好,加快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并切实发挥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不辜负省、市领导的期望,不辜负广大农民的希望,为推动我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