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副区长徐建民在村务公开暨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2010-10-02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副区长徐建民  
字体: 打印

同志们:
    关于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我们已连续三年召开会议,足见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加上明年又将临来新一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做好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意义重大。我们今天召开会议,为的是对工作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明确重点、加快推进。刚才,区民政局陈善智局长和农业局顾士良局长分别进行了专题部署,区监察局局长枣贤玺对有关工作作了强调,我都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正确评估我区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把它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着力创新,注重规范,整个工作呈现良好的态势。区乡两级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关工作机制如责任落实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等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区533个村有522个达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农民负担反弹得到有效遏制,人均负担近乎为零。应该说,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区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这项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虽然目前有522个村达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合格率为97.9%,但还未达到98%的考核指标。即便是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还有很多一部分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个别村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的内容不细、不全,一些热点问题没有公开或没有及时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的内容不具体、不规范,理财小组设立不合理,审核把关不严;个别村只搞事后公开,不搞事前、事中公开;还有的村务公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村干部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
    二是货币资金管理仍不规范。全区现账面余额超库存5000元以上还有305个村(去年是343个村);现金余额出现红字的村从去年同期的7个增至20个;银行账户多头开户的村从去年同期的37个增至40个。
    三是非生产性开支控制不够严格。一些村以招待费、学习考察名义开支较大,办公用品、工程项目建设白条抵库等问题突出。
    四是财务管理责任追究手段未落实。对尚未触犯法律却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缺少制约手段,村财务人员不办理交接手续,强占会计档案,尤其是村里对于退回的不合理、不合规凭证积压或拒不报账现象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正常会计核算。
    五是资产管理不规范。至2009年底,我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426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8233万元,目前各村固定资产大部分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特别是各村对临时建房账务不清,坐落位置、面积等状况未备案登记,致使本村班子成员都搞不清本村实际有多少资产。
    六是土地征用款没有单独建账。各村对土地征用费管理未严格按照专户存储、专账管理原则,设置专门的账册,对征地补偿费收支使用的原始凭证未单独装订成册。村一级对征地档案资料未实行专人保管,档案资料不完整。
    七是乱摊派、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单位向村收取治安巡逻费。各乡镇还未清理完毕以前收取的计生、城建、土地管理等各种押金。村级报刊征订还存在超限额现象等。部分村干部以方便群众、统一办理建房手续为借口,搭车收取管理费、赞助费等费用。
    二、突出重点、积极整改,认真抓好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工作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积极整改、有的放矢,进一步明确措施、突出重点,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全力抓好村务公开规范化建设。根据“三个三”工作目标和体制机制建设任务要求,继续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的各项内容要及时公开,尤其是财务收支等内容,必须做到至少一季度公开一次。公开栏周围环境脏乱差的,立即动手清理、整治,必须达到公开栏周围环境整洁干净。力争到2010年底,全区98% 以上的村要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
    (二)不断提升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质量。一是所有行政村都要建立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民主选举产生,其中村两委成员及其直系亲属和村财会人员不得兼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二是建立定期理财办法,村级重大财务事项必须接受民主理财小组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与村集体发生可能影响其公正监督的经济关系时,必须实行回避。三是对公开内容上,做到村级所有收支、资产负债、债权债务逐项逐笔明细公开,涉及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各项惠农补助等重大事项做到随时公开。
    (三)着力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坚持一个村只设一个基本账户的原则。继续清理银行存款账户,取消多余银行账户。建立健全村内事务管理制度,制定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出差等各项标准,做到村内财务事无巨细均有章可循。要积极推行村级行政事务零接待制度,行政村不得以任何名义用公款宴请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赠送礼品和安排其他消费活动。
    (四)全面清理村级财务。各乡镇街道要集中精力,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换届前村级财务清查,对经济薄弱、收支少、日常管理规范、账目清楚的村可以以清理或账目核查为主,对收支频繁、账务量大,问题复杂的村,要采用专项审计的形式。
    (五)努力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对农村承包地、林地等各类资源,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加强权证管理,推进有序流转,严格禁止乱占滥用和各类平调。同时要研究制订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管理办法。
    (六)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一要抓住重点领域。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建房、防疫检疫、计划生育收费以及农村土地征用和安置补偿、财政补贴截留挪用等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治理。二要抓住重点环节。进一步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制定完善涉及农民负担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办法,强化年度专项考核来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责任。三要重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民负担监督员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正确运用舆论监督,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监督农民负担的氛围。区级涉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各个责任部门和单位,要针对本部门本系统的重点领域,开展自查自纠,进行专项治理,并将治理纠正情况报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要将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部门,列为农民负担综合治理部门,实行重点监控整改。各乡镇街道要按照省、市、区农民负担专项考核文件要求,在10月底前做好自查及考核材料汇编。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实效
    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要把这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领导要加强。各乡镇、街道要把村务公开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摆到“三农”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认真履行好组织领导责任,在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干部配备上要有充分体现,不断完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区民政局、农业局要履行好牵头职能,承担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任务,做好具体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村务公开和农民负担监管工作。
    (二)机构要加强。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农经队伍及村级会计代理机构建设,要按专人专岗要求配足配强代理会计,实行农经员代理会计分岗,理顺农经员与代理会计的监督管理与被监督管理关系。
    (三)能力要提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建设,在提高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要组织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使村务公开及农民负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机制要健全。一是审计制度。对村班子有矛盾的、对进出额度大的、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等,要重点开展审计。通过几个重点环节的审计,进一步增强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推进力量。二是限期整改制度。对现金超额管理的,对土地征用费账务不规范的,对乱收费、乱摊派的,对银行户头管理不符合设置要求的等,要限期进行整改,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通报。三是查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大明查暗访力度,重点查处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以及截留、平调、挪用补贴补偿款等涉及村务公开、农民负担的案(事)件;要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纠、有纠必严,凡是查实的,必须做到撤销原决定,处理相关责任人,退还违规收费,抓好整改,确保案(事)件处理质量,并举一反三,促进面上工作。四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并落实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乡镇(街道)干部年度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要强化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对村干部的监督、对村级民主制度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监督,实现政府行政功能与村民自治功能的互补、互联、互动。
    同志们,做好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开创我区村务公开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区“两个社会”建设走在前列提供基层基础保证。
                                                                                                二○一○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