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云南省大理市副市长杨永福在全市2011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2011-06-02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云南省大理市副市长 杨永福  
字体: 打印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1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三年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今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任务。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健全机制,真抓实干,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成效明显
    2008年开始,我市紧紧抓住作为全国首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试点县(市)的机遇,及时成立组织机构,精心组织实施,求实创新,敢于实践,大力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三年多来,全市农村公益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提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初步建立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打破了过去主要依靠村民出资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的格局,初步形成了农民筹、集体出、地方配、社会捐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2008年至2010年,全市结算投资总额1.04亿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257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154.7万元,村民累计筹资651.4万元,投工折算资金1698.5万元,村民捐资和社会捐赠117.75万元,村集体投入2720.7万元,整合其他财政资金1494.79万元。三年来共实施312个项目,涉及313个自然村,受益农户达63575户,受益人口267966人,约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71%。
    二是畅通了基层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一事一议项目的议定、民主表决、资金筹集、验收决算等环节,都按照规定公开、公示、公决,接受群众监督,尊重民意,阳光操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逐步破解了“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难题。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宣传发动、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加强组织引导,创新议事机制,采取基层干部便于组织、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议事和实施项目,有效解决了议事难、实施难的问题,拓展了一事一议工作的实施效应。
    四是明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三年来,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全市共建成村内硬化道路781条、 计188.03千米,修建小型灌溉渠9条、计11.3千米,小型水窖35个,人畜饮水工程共修建储水池26个,架设水管148条、计110.6千米,建设文化体育设施31个、计11451平方米,修建小型桥涵2座、公厕2个,安装路灯34盏。三年累计建成312个群众直接受益的公益性项目,帮助广大村民喝上干净水,住上整洁房,走上平坦道,迈上致富路,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一是由于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内容涉及交通、环保、水利、卫生等多个方面,部分乡镇领导分工交叉,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衔接、统筹不到位的问题,项目实施管理体制不顺;二是在村委会换届期间,部分乡镇项目上报不认真负责,工作落实不力;三是部分项目操作程序不够规范,奖补资金兑付不够及时;四是项目建成后,管护制度不够完善,村级公益设施难以发挥长期效益;五是财政奖补与其他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够,整体效益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全市各级各部门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把握机遇,扎实工作,确保2011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圆满完成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关键之年,中央财政加大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投入,总量达160亿元,政府对农民的奖补比例将由去年的40%提高到50%,中央财政占政府奖补资金的比重将由去年的35%提高到40%。今年,全市将安排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9个,分别由“三区”、各乡(镇)的93个自然村组织实施,其中:村内道路建设项目59个、人畜饮水项目9个、公共活动场所项目14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6个、绿化及路灯安装项目1个。项目预计投资总额3045.9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098万元,村民筹资198.66万元,村集体投入682.42万元,村民捐资和社会捐赠29.58万元,投工折资743.6万元,其他财政资金 293.64万元。2011年即将过半,根据今年一事一议试点项目方案的规定,“三区”及各乡(镇)要在10月31日前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时间非常紧迫。对此,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牢牢抓住国家的政策、资金进一步向“三农”工作倾斜的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严把工程质量关和进度关;一事一议办公室要尽快进行报审和批复实施;“三区”和各乡(镇)要以工程质量管理为核心,扎实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确保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今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被列为市人民政府年度重要民生工程,今天会议的第二项议程就是市政府与开发区、度假区、各乡(镇)及市一事一议办公室签订责任书,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联系实际、落实责任,努力提高项目覆盖面、群众参与面和项目完工率。一是市一事一议领导组办公室要切实担负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责任。二是“三区”及各乡(镇)要认真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三是财政部门要发挥好协调作用,要在预算中及早安排奖补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落实好奖补资金的安排和监管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农业部门要在参与研究、完善一事一议政策的同时,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管。五是水利、交通、林业、环保等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确保全市2011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宣传,推广经验。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项目乡镇,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对基层干部和村民适时开展财政奖补政策培训,在工作薄弱的地区,尤其注重典型示范引导,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组织农民议事的能力和农民群众参与一事一议工作的积极性。
    (三)统一流程,阳光操作。“三区”、各乡(镇)要严格按照《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指南》规定的“民主议事、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实施、考核验收、资金兑现、运行管护”七个流程实施项目建设。严格实行“一公开两公示”制度,批准立项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前必须予以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已建成的项目,由村民委员会将财政奖补资金(实物)的安排使用情况向全体村民予以公示,得到绝大多数村民认可的方可申报验收,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四)完善措施,倾斜民生。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坚持群众意愿、实施范围不突破“村内户外”的要求,研究完善奖补资金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新社区、水利、道路、农村文化卫生室等支农建设资金捆绑使用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要强化项目管理,把管护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资金,建立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管护的长效机制。今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特别要注重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民生工程项目的衔接,严防重复建设、铺张浪费,优先选择农民群众最急需、受益最直接的项目,确保项目在改善民生上取得实效。
    (五)规范制度,加强督查。各级各相关部门对奖补项目要及早申报、审核、审批并组织实施,提高项目的完工率;要严格按照省统一制定的财政奖补工作操作指南,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操作规程,实现奖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市级监察、督查部门要将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的监督检查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分阶段开展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坚决防止奖补资金使用不实及违背群众意愿、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发生。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理市的发展关键在城市,重点在农村,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圆满完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关系着占全市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大局,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坚定信心,团结一致,顽强拼搏,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抓好抓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二0一一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