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人:习银生 改革试验与政策评价研究室研究员
团队成员:
姜 楠 固定观察点分析处研究员
吴天龙 固定观察点分析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高 鸣 固定观察点管理处副处长、研究员
刘帅杰 固定观察点管理处助理研究员
主要职能:
研究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分产品、分区域分析国内外粮食供求形势和地区差异,研判国内外粮食政策运行机制及实施效果,为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具体思路和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研究咨询服务。
承担项目:
1.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国际贸易新形势下我国玉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8年;
2.农业部软科学课题:“东北地区稻谷、玉米、大豆政策联动机制研究”,2017年;
3.农业部软科学课题:“重要谷物价格支持政策研究”,2015年;
4.农业部重大课题:“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问题”,2012年;
5.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玉米市场监测分析研究”,2017-2020年;
6.农业部种植业司:“我国玉米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研究”,2015-2017年;
7.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我国玉米供求形势分析研究”,2018-2019年;
8.农业农村部市场信息司:“玉米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分析研究”,2002-2020年;
9.农业部计划司:“我国谷物的生产与贸易政策研究”,2015年;
10.农业部重大课题:“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问题研究”,2014年;
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2015-2018年;
12.中央农办课题:“国际粮食市场研究”,2011年;
13.农业部重大课题:“我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律研究”,2010年;
14.农业部重大课题:“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研究”,2008年;
15.国家自科基金课题:“十六大以来我国重要三农政策措施的演变”,2013-2014年;
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工程子课题:“拓宽农民收入增长渠道问题研究”,2015-2018年;
17.中央农办乡村振兴软科学课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2019-2020年;
1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经济研究室课题:“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研究”,2011-2017年;
19.农业部课题:“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研究”,2015-2016年;
20.农业部课题:“主要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及产业政策跟踪研究”,2014-2016年;
2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中国粮食贸易发展趋势研究”,2015年;
22.中国农业科学院课题:“世界小麦产业发展研究”,2017-2019年;
23.农业部课题:“农业产业安全与产业政策跟踪评估项目”,2010年;
24.农业部课题:“我国粮油产品市场竞争力比较与政策研究”,2009年;
25.农业部课题:“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研究”,2013-2016年;
26.农业农村部课题:“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研究”,2018年;
27.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课题:“建立新型粮食安全观研究”,2017年;
28.科技部课题:“粮食科技政策体系评估”,2016年;
29.中国农业科学院课题:“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研究”,2015年;
30.农业部课题:“世界农业生产与贸易跟踪评估项目研究”,2013年。
成果情况:
1.习银生、姜楠等,《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主要编写人员,2001-2017年;
2.习银生,《入世以来中国农业发展与新一轮谈判》,参与撰写人员,2006年;
3.习银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点与对策》,作者之一,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12月;
4.吴天龙,习银生,《玉米主产区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与思考》,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12月;
5.习银生,姜楠、吴天龙、高鸣等,《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报告》,主要编写人员,2018-2019年;
6.习银生,吴天龙,《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作者之一,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020年;
7.姜楠,《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研究》(2018),专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8.姜楠,《中国小麦产业发展研究(英文版)》(2018),编委与撰写人,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9.姜楠,《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调控政策研究》(2018),编委与撰写人,社会科学出版社;
10.姜楠,《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贸易》(2016),编委与撰写人,中国农业出版社;
11.姜楠,《国际农业研究报告》(2010-2013),编委与撰写人,中国农业出版社;
12.姜楠,《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2009-2016),编委与撰写人,中国农业出版社;
13.姜楠,《中国食物安全状况研究》(2009),编委与撰写人,中国农业出版社;
14.习银生,切实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经济参考报,2021.05.12;
15.吴天龙,习银生,精准施策推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2020.07.10;
16.吴天龙,习银生,玉米消费总体下降,后期价格或将回落,农民日报,2019.09.04;
17.高鸣,习银生等,“东北地区粮食政策联动机制构建”,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18.习银生、高鸣等,中国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述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19.习银生等,我国玉米供需形势和进口前景分析,中国农垦,2012.11;
20.习银生等,玉米:需求旺盛推高价格,农民日报,2012.01.17;
21.习银生,仓储条件和流动性约束对农户粮食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一个两期销售农户决策模型的研究,作者之一,管理世界,2011.11;
22.习银生等,价格持续小幅攀升后市有望保持高位,农民日报,2011.08.16;
23.习银生,2008/2009年度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状况分析,第二作者,2010.03;
24.习银生等,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方向与对策,农村经济文稿,2017.04;
25.高鸣,习银生等,收入非农化对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26.姜楠,我国化肥政策对农资市场的影响,农业展望,2011年7期;
27.姜楠,我国麦农合作社和种麦大户发展特点、问题及政策建议,农业经济,2012年11期;
28.姜楠,春季我国农资价格将明显上涨,经济日报,2012年4月;
29.姜楠,当前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及其影响,中国周刊,2012年8月;
30.姜楠,江苏、山东种植大户规模经营调查报告,决策参考,2012年5期;
31.姜楠,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特点、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年10期;
32.姜楠,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粮食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33.姜楠,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农业展望,2012年1期;
34.姜楠,2015上半年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特点与展望,中国市场,2015年9期;
35.姜楠,世界粮食主产国产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农业展望,2013年10期;
36.姜楠,我国粮农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年5期;
37.姜楠,2013上半年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特点与展望,中国市场,2013年9期;
38.姜楠,我国粮食贸易发展特点及政策选择,中国粮食经济,2013年12期;
39.姜楠,价格联动、供求替代与政策调整——基于中国玉米和小麦市场的实证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期;
40.姜楠,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中国城乡金融报,2021.01.13;
41.姜楠,春耕化肥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农民日报,2020.03.06;
42.吴天龙、刘同山、孔祥智,农民合作社与农业现代化——基于黑龙江仁发合作社个案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3期;
43.吴天龙、刘同山,“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商业研究,2014年第8期;
44.吴天龙等,太行山前平原不同轮作模式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5期;
45.吴天龙,收入非农化、经营规模化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河北省玉米生产为例,科技与经济,2015年第4期;
46.吴天龙、夏海龙,实施粮食安全战略需多维发力,经济参考报,2021年4月;
47.吴天龙、杨春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亟待改革创新,当代农村财经,2016年第3期;
48.吴天龙,精准施策推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2020年7月;
49.吴天龙,强化政策保障确保生猪产能顺利恢复,农民日报,2020年11月;
50.吴天龙,丹麦乳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及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4期;
51.吴天龙,收入非农化、土地规模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河北省农户玉米生产为例,科技与经济,2015年第4期;
52.吴天龙,推进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17年第22期;
53.吴天龙,粮食布局、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基于CHIP2013的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