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灿强
张灿强
职务/职称: | 主任、研究员 |
研究领域: | 农耕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治理;农业社会化服务;生态农业与绿色发展等 |
最高学历: | 博士 |
张灿强,男,博士,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取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工作,现任乡村治理与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期间,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挂任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2015年至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合作研究。农业农村部第二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二、主持课题
1.贫困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扶贫协同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7—2021
2.农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2.09—2023.05
3.农耕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18
4.种养循环模式调查,原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2017
5.促进农业生态转型的绿色补贴制度研究,原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2016
6.技术选择、制度供给与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原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2014
7.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农村公共服务,原农业部软科学办公室,2013.10—2014.12
8.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农业农村部科教司,2020
9.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生态效益与推广模式,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2019
10.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农户参与:行为特征与机制设计,农研中心青年研究基金,2015
11.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精准扶贫与脱贫机制研究,乐施会,2018-2020
三、代表性论文
1.张灿强.从优秀农耕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光明日报,2022年12月03日11版.
2.张灿强、庞静泊、韩嘉仪.创新治理体系 走好善治之路.农村工作通讯,2023年第1期.
3.张灿强.乡村建设:扎实推进行稳致远.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6期.
4.张灿强,林煜.农业景观价值及其旅游开发的农户利益关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3):131-140.
5.张灿强.习近平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实践价值.理论视野,2022,5:39-44.
6.张灿强,吴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内涵再识、保护进展与难点突破.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48-155+181.
7.张灿强,付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乡村生态振兴目标设定与实现路径.农村经济,2020,12:42-48.
8.张灿强,龙文军.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与传承路径.中国农史,2020,39(4):115-122.
9.张灿强,闵庆文,张红榛,张永勋,田密,熊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目标下农户生计状况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1):169-176.
10.张灿强,闵庆文,田密.农户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感知分析——来自云南哈尼梯田的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28-135.
11.张灿强,王莉,华春林,金书秦,刘鹏涛.中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化肥削减潜力及其碳减排效应.资源科学,2016,38(4):790-797.
12.张灿强,沈贵银.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价值及其产业融合发展途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127-135.
13.张灿强,沈贵银.体系表征、多维困境与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可能走向.改革,2015,5:111-117.
14.Zhang C Q, Liu Moucheng.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4 5 (4) 390-394.
15.Yongxun Zhang, Lulu He, Xiande Li*, Canqiang Zhang*(通讯), Chen Qian, Jingdong Li, Aiping Zhang. Why are the Longji Terraces in Southwest China maintained well? A conservation mechanism for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based on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s developed by multi-stakeholders. Land Use Policy, 2019, 85: 42-51.
四、出版著作
1.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独著
2.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合著
3.乡村善治之路的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合著
4.安徽芍陂及灌区系统,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主编
5.海南海口羊山荔枝栽培系统.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主编
6.中国淡水渔文化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19,副主编
五、领导批示
第一主笔撰写的《丽水市深入实施“千万工程” 推动山乡蝶变》《文化生活,农民怎么过?——基于对8082个农户的调查分析》《农耕文明中的“和”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的成就与经验》《建设慈善幸福院,破解农村养老难题》《莫让一把大火毁了传统村落》《关于“农民上楼”的调研与思考——对山东省某村庄的实地走访》《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 全面推动农耕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小积分,大治理——四川丹棱县万年村“道德超市”积分制助推乡村治理》等20余篇报告获得中央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六、获得奖励
1.2017年,论文“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获中国农史青年论坛一等奖,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2.2020年,“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供给影响的调研报告”返乡调研报告一等奖,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机关党委
3.2020年,农业农村部中青年干部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分专题活动获征文和演讲二等奖(题目:小积分,大治理——从万年村“道德超市”谈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4.2017年,“农旅融合的典型模式、发展困境与对策建议”获原农业部中青年干部学习交流活动专题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演讲比赛二等奖,原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5.2017年,关于农民上楼的返乡调研报告在2017年原农业部干部春节回乡调研优秀报告评选中被评为三等奖,原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
6.2016年,在第15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分会场所做报告(题目:贫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状况分析——基于云南哈尼梯田的调查),获青年优秀报告奖,中国生态学会
7.2015年,主持的青年研究基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农户参与:行为特征与机制设计”获优秀研究成果,原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